从 7 月 15 日起,公安部、国家网信办等 6 部门联合公布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》,“网络身份证” 开始正式施行。随着“网络身份证”的正式上线,包括 CTID 网证居民电子身份证 等在内的国家级网络身份认证系统,正在多个城市加速试点落地。你可能已经注意到,不少 App 已经悄悄上线了“网证扫码登录”的选项。从政务大厅银行App,从考试报名系统快递实名登记,一张加密的“网络身份卡”正在替代我们熟悉的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身份证照片。那么,原有的实名认证方式是否仍然可靠?面对国家级可信身份的全面铺开,企业又该如何快速对接、统一接入、保障合规?

01.什么是网络身份证?它与我们熟悉的“实名制”有何不同?

在数字化时代,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。我们熟悉的“实名制”往往是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、上传身份证照片,甚至绑定手机号来完成身份验证,这种方式虽然普遍,但却存在信息泄露风险大、认证可信度有限等问题。而网络身份证,则是国家权威机构推出的具备法律效力的线上身份证明,是一种全新的数字身份认证方式。网络身份证并非传统实名认证的简单“线上版本”,它通过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,为每个公民提供加密的网络身份凭证,保证身份信息的真实、安全和可控。

网络身份证与传统实名认证的主要区别

  • 更强的可信度:传统实名认证往往由企业自行采集和认证身份信息,缺乏统一标准和权威背书。网络身份证由公安部、国家网信办等权威部门颁发,基于国家身份信息库进行认证,确保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。
  • 可跨平台复用:传统实名信息通常局限于单个平台,用户每次注册或登录不同服务时都需重复认证。网络身份证采用统一的身份标识(如网号、网证),用户可在不同 App 和服务间实现一证通行,极大提升便捷性和用户体验。
  • 安全性更高:传统实名认证在信息采集和存储过程中存在被泄露、伪造、买卖等风险,一旦被冒用将造成严重后果。网络身份证引入了动态验证码、人脸识别、NFC 等多种安全技术,有效防止身份信息被盗用或冒用。

02.网络身份证普及,企业身份体系会面临

系统分散、认证方式混杂,难以快速对接网络身份证

许多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多个业务系统和身份管理平台,不同系统往往使用不同的认证机制(如手机号登录、邮箱密码、OAuth、短信验证码等),缺乏统一的身份中心。这种分散式身份体系缺乏统一的身份中心,不仅带来管理和运维成本的急剧上升,也导致用户体验割裂,增加了安全风险。当国家网络身份证(如 CTID、公安网证)逐步落地成为主流认证方式时,企业要实现快速对接,往往需要对现有身份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。碎片化系统难以适配,集成成本高、开发周期长,成为企业接入国家身份体系的最大阻碍。

多源身份难以统一管理,风控能力滞后

在现代企业运营中,用户身份来源呈现出高度多样化的趋势。除了传统的员工与内部账号,企业还需管理来自外部的客户、供应商、渠道商、合作伙伴等多类身份。用户身份来源多样,部分来自社交账户绑定,部分通过线下录入,存在信息不一致、身份无法溯源等问题。用户信息往往存在重复、冲突、缺失,形成大量“孤立身份”。由于缺乏一个可信、集中、实时的身份视图,企业在权限分配与访问控制上难以做到精准判断,导致“高风险用户低门槛操作”时有发生。

合规压力加剧,实名要求愈发严格

随着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规的持续落地,企业在用户实名认证、身份留存与核验方面面临更高要求。尤其在金融、医疗、政务、教育等行业,合规不仅是门槛,更是运营底线。监管机构对“可溯源、可验证”的身份体系提出更高期待,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从身份申请、核验、使用到注销的完整记录,认证过程要可追踪、可复现。仅依靠企业自身构建身份系统,无论在安全性、稳定性还是合规性方面,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成本压力。

03.Authing 重塑企业身份管理新范式

在网络身份证加速普及的背景下,企业要想顺利完成身份体系的升级,不仅要打通“国家身份”,更要与自身已有的“企业身份”系统深度融合。Authing 作为领先的身份云平台,帮助企业实现合规、安全、高效的身份管理新范式。

打通多源身份,实现统一管理

Authing 提供强大的多源身份聚合能力,帮助企业将“国家身份 + 企业身份 + 第三方身份”打通到同一个身份中台,实现真正的统一接入、统一认证和统一管理。无论用户来自哪个系统、使用哪种方式登录,企业都能通过 Authing 构建一套标准化、可控化的身份数据体系,同时兼容 OAuth、LDAP、企业微信、AD 等主流企业身份系统。无论是客户、员工还是合作方,都能在一个平台下完成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,大幅降低集成与维护成本。

动态权限控制,构建“自适应信任”

相比传统的静态授权机制,Authing 提供的行为感知与动态安全策略机制,让企业不再依赖“登录即信任”的静态逻辑。在用户登录认证之后,系统会持续分析其访问行为、操作习惯、时间/地点模式等,并基于动态风险评分,实时判断当前操作是否存在异常。一旦判定为潜在风险,系统将立即触发应对机制:如动态拉起二次 MFA 验证、临时收紧访问权限、自动上报给安全团队,或执行自定义的限制策略。整个流程无需人工介入,响应迅速,最大限度降低潜在危害。让用户身份不仅是一次验证的结果,而是一个持续监测与动态评估的过程,真正实现“身份即边界”。

网证扫码登录,安全合规更便捷

随着国家网络身份体系的逐步普及,“网证扫码登录”正成为越来越多行业的认证新入口,尤其在政务服务、金融科技、教育考试、医疗健康等对实名制要求严格的领域,安全性和合规性不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通过 Authing 接入统一身份门户,企业无需自行开发复杂的对接流程,可一键启用国家级可信身份的扫码登录能力。用户打开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App,扫描企业门户或应用界面的二维码,完成人脸识别或口令验证后,即可完成登录全过程。

网络身份证的全面实施,标志着数字身份管理正迈入“国家可信”的新阶段。对企业而言,这是一次合规升级的“硬要求”,更是一次体验优化、安全强化、架构重塑的“新机会”。Authing 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打破系统壁垒,连接国家身份与企业身份,构建统一、可信、灵活的身份基础设施。未来,身份不仅是“你是谁”的证明,更是企业信任、风控和业务效率的核心支点。当数字世界中的“身份”成为入口、边界与凭证,谁率先完成转型,谁就能在新一轮数字竞争中占据先机。现在,是时候重新定义你的身份体系了。